金秋九月,第41個教師節如期而至。隨著AI、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,借科技創新之力優化教學流程、提升教育質量,已成為推進教育現代化、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方向。
奕斯偉計算智慧教育解決方案,深度融合AI和邊緣計算技術,通過智慧督導巡課平臺、智慧課堂分析平臺等創新應用,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,助力教育工作者在數字化時代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。
在實際教學中,教師與管理者常面臨諸多挑戰:教學評價維度單一、缺乏過程性學情監測、數據處理效率低、師資培訓效率低、精準督導難等,這些痛點既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,也限制了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。
近年來,國家出臺多項政策,為智慧教育發展提供支持。《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(2024-2035年)》明確提出“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、管理與服務平臺”,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》強調“充分利用信息技術,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、專業性、客觀性”,聚焦課堂教學質量監控、教師能力提升等具體場景,從國家戰略層面推動AI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。
奕斯偉計算智慧教育解決方案,瞄準行業痛點,通過本地化的音視頻數據采集與實時AI分析技術,讓教學管理更高效、教學評價更科學、師生成長更精準。
在硬件層面,方案搭載基于RISC-V架構的高性能邊緣計算SoC EIC7700X,算力高達20Tops INT8,支持32路1080P 30幀視頻解碼與推理并行,可實現本地化音視頻數據采集與實時分析,保障數據安全與計算效率。同時,硬件支持通過以太網供電與直流供電,提供嵌入或外掛兩種安裝方式,即插即用,輕松完成部署。搭配教師攝像機、學生攝像機、拾音器等設備,可無感捕捉課堂全場景——從教師的講授、板書、巡視軌跡,到學生的舉手、應答、專注度變化,再到師生對話的語音轉寫,實現“課堂無死角、數據無遺漏”。

奕斯偉計算AI IWB(Interactive Whiteboard)算力盒
在軟件功能層面,智慧督導巡課平臺和智慧課堂分析平臺各有側重又相互協同:
智慧督導巡課平臺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,旨在革新傳統低效、主觀的課堂巡查模式,構建“無感知采集識別-課堂實時分析-督導分析-改進反饋”全流程機制,并創新推出“AI智能評分+人工動態校準”雙評分體系:AI依據課堂互動、學生參與度等多維數據生成客觀量化評分,督導人員可結合教學細節動態調整評分。同時,督導人員通過數據分析大屏可查看巡課基礎信息、AI實時詳情及課堂教學報告,借助可視化元素直觀掌握設備概況、任務執行統計等數據,輔助決策。
智慧課堂分析平臺通過音視頻處理、教育AI算法、邊緣智能云等核心技術,對課堂數據進行多維度拆解分析。首先,通過無感音視頻采集實現老師行為和學生行為的智能化識別;其次,通過可視數據看板多維度呈現課堂狀態,包括課堂風格分析(S-T分析、Rt-Ch圖)、課堂語言分析(高頻詞、語速)、課堂時間分配、教師語速分析、教師活動軌跡、課堂問答情況、學生行為分析、課堂活躍情況、課堂互動情況、課堂專注度等,最終形成數據化教學評估報告,安全高效地輔助教學管理決策。同時,通過智慧課堂分析平臺可以清晰直觀顯示學校班級數量、課程總數、教師總數、學生總數、學校概覽(包括設備總數、異常設備數、課堂總數、異常課堂數)、教師參與度(包括參與人數、百分比圖)、課程占比(包括授課課程百分比圖)等信息,并且支持多維度搜索篩選,為教學優化與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。

課堂AI分析看板:課堂學習情況

課堂AI分析看板:課堂教學情況
兩大平臺共同構建“采集-分析-優化”的完整智能教育閉環,為教學質量提升、課堂數據深度挖掘以及教育管理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,推動教育向智能化、精準化邁進。
自智慧教育解決方案推出以來,奕斯偉計算已與全國多所學校及相關教育部門達成合作,在實踐中驗證了技術價值。例如,在陜西榆林“人工智能助推教師發展項目”中,依托當地“云、網、端”一體化教育信息化戰略架構,奕斯偉計算搭建教師全場景提升平臺、教師發展智慧管理平臺等,助力教學質量提升,為深化區域教研,促進教師發展,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與科學決策能力貢獻力量。
此外,在北京、山東、四川、陜西等地的多所中小學與職業院校,該解決方案同樣收獲了師生與管理者的認可。這些案例印證了奕斯偉計算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的實踐價值,也為更多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可復用、可推廣的經驗。
通過奕斯偉計算智慧教育解決方案,教育工作者不僅能以可視化方式實現教學過程的監控、管理與學生輔導,更能從中獲取關鍵教學反饋,提升學校和教師的教學能力,讓每一份育人初心都能在更高效、更智能的教學環境中綻放光彩。
未來,奕斯偉計算將以更先進的技術、更貼合需求的方案,持續推動AI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,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、實現教育強國貢獻力量。在師者匠心與科技賦能的雙重驅動下,我們堅信,每一位教師都能實現專業成長,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抱更美好的未來!